今年由于疫情打亂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節奏,不可避免的,升學就業也受到了影響。國務院針對升學做出了擴招研究生的鼓勵政策,這讓很多選擇就業的小伙伴看到意外的機會!
考研和留學作為目前國內讀研的兩條道路,終究哪一條才更適合自己?選擇哪一條才是正確的呢?
今天我們幫你解讀讀研選擇道路上的風風雨雨,助你成功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
一、入學概率
1、國內考研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從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考研報名人數連續5年持續增長,近3年增長幅度均接近20%。
2021年考研,難度有可能會進一步提升,這大概是不少考生的共識。首先,2020年剛剛大幅擴招,再次大幅擴招的可能性較低。其次,考研人數可能會再次大幅增加??吹骄W上不少專業機構和人士預測,報考2021年研究生的人數將超過400萬,這并非沒有依據,2020年雖然招收了100萬人左右,但是仍然有240人左右落榜,這部分考生將有相當一部分會選擇再次考研。
2、出國留學
國外院校采用申請制,需要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包括本科學位證、成績單、語言成績等,設計類專業一般要求提供作品集。
一次可以申請多所院校,根據實際情況,申請不同難度的學校,增加錄取機會。國內學生在同等條件下能申請到知名度更高的境外院校。
院??紤]到國際生會有語言學習的障礙,大都開設了留學預科課程以供給國際生學習語言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提前適應接下來的研究生課程。
二、時間成本
1、國內讀研
國內研究生在這兩到三年內,課程大多只有一年半,也就是說,有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閑置,很多人會利用這段時間找工作、寫論文。
2、出國留學
國外研究生學制一般是1-2年。
以英國為例,碩士課程快捷度高,只需一年就可獲得名校碩士文憑。
對大多數申請應用型碩士學位的學生來說,1-2年課程設置非常緊湊豐富,沒有任何時間上的浪費。
能比國內研究生早1-2年就業,無疑將比同齡人領先一步,多出兩年的工作經驗。
三、費用對比
1、國內讀研
從2014年起,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都需繳納學費。
公費被獎學金所替代,全日制學費具體情況一般在每年6000-10000人民幣左右。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費用一般在5萬到十幾萬人民幣不等。
2、出國留學
國外的研究生學費一般為15-30萬RMB。(不同國家、院校專業都有所不同,具體請參考官網)
近年來,一些國外院校也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和獎學金激勵制度(全獎一年大概40-50萬人民幣,遠遠超出自己支付的費用)。
國外研究生學制一般為1-2年,相比國內研究生來說會提早畢業,這樣就可以先拿1-2年的工資,整體算下來也沒有比國內貴多少。
四、個人成長
1、國內讀研
大部分以教科書為主,與傳統教育方式一般無二,在主觀能動性上缺乏鍛煉和培養。
2、出國留學
國外更加關注思維訓練、創新訓練的同時,通過活動提升自我。
高學歷的競爭力遠遠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競爭力,更多的還是思維模式、創新能力上的競爭力。
五、就業前景
1、國內讀研
首先,國內研究生團體不斷擴大,導致教學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出于教育模式的傳統化,相比同屆本科畢業學生的工作經驗,在就業方面并不占優勢。
其次,國內讀研對考公務員,進入國家單位,事業單位幫助比較大。加上國內研究生費用相對來說較便宜,對想擁有穩定工作機會的同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出國留學
國外的研究生非常注重學生與外界公司或者是機構進行合作的機會。同樣的學習背景,到國外可以擁有更優質的教學資源。80%的學生在選擇出國讀研的理由時選擇了高質量教育和更好就業這兩項。
而在中國,82.5%的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采取了傾斜性待遇。愿意招聘海歸的單位,它們會為海歸員工提供更豐富的優惠待遇。
因為每個人所需求的東西不同。有的人讀大學,想要一份進入好企業的入門券;有的人讀大學,就是想體驗一下多元化的大學生活,豐富自己的閱歷;有的人讀大學,想要一個世界一流的科研平臺,讓自己有機會接觸領域前沿的研究。
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正式報名已經正式啟動。報名時間: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登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平臺”進行正式報名。離考試還有70多天的時間,備考心態很焦慮怎么辦?我是該國內考研還是國外讀研呢?
伴隨著國內就業壓力的逐年遞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升學來緩解就業壓力。在升學的選擇上,國內讀研相對于境外讀研的熱度更高,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名校研究生入學難度加劇。
近兩年來學生們出國留學所攻讀的學位,依然以碩士及博士為主體。根據軟科2020年3月發布的《122所“雙一流”院校就業及深造率大數據分析》,三年來,雙一流院校的繼續深造率在持續上升。尤其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繼續深造率甚至達到了54.98%。優等生清華大學的學子繼續深造率竟然高達80.4%。
朗恒留學專家提示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地國以及留學專業時,多思考下如何在留學中掌握到更多知識和技能,因為“留學含金量”往往是結合自身綜合能力體現的,含金量高不高不能僅以剛畢業后的收入來衡量,而是要看長期回報,這同時也與留學期間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努力程度息息相關。
專屬商標:朗恒(20102129),LONGEVER(30137322),智步(26173826)